这次 阿拉斯加 之旅选择在夏天,因为有假期,上一年看过秋冬的 阿拉斯加 ,所以想看一下夏天的风景,特别是弥补上一年参观不到Denali的遗憾。这次旅途重点是南部冰川和中部的Denali看动物。全程开了1700多miles。
行程篇
Day0:坐夜机到Anchorage,取车,开到酒店
Day1:Indian Valley Mine淘金,徒步游Exit Glacier,晚上到Seward
Day2:参加Kenai Fjords Tours国家公园一日游,晚上住Palmer
Day3:看Matanuska Glacier,road trip到Valdez,有意外收获
Day4:在Valdez参加冰川Kayak一日游,住Copper Center木屋
Day5:从Copper Center开车到Fairbanks,途经North Pole的圣诞老人村,晚上看极光
Day6:Denali国家公园一日游,晚上看极光
Day7:全日开车回Anchorage,红眼航班回 西雅图
Day1:Indian Valley Mine淘金,徒步游Exit Glacier,晚上到Seward
Day2:参加Kenai Fjords Tours国家公园一日游,晚上住Palmer
Day3:看Matanuska Glacier,road trip到Valdez,有意外收获
Day4:在Valdez参加冰川Kayak一日游,住Copper Center木屋
Day5:从Copper Center开车到Fairbanks,途经North Pole的圣诞老人村,晚上看极光
Day6:Denali国家公园一日游,晚上看极光
Day7:全日开车回Anchorage,红眼航班回 西雅图
淘金
早上我们开车从Anchorage出发,半个小时到达Indian Valley Mine.。沿途看到风景非常美丽。
我们今日就感受一下100多年前淘金的的过程。淘金的过程是先拿到一盒带金的土paydirt,首先放入少量的水,然后水平晃动,目的是将浑浊物直接倒出,循环做几次直到水不再浑浊为止。之后,再次放入水,斜着晃动,将轻的物质晃出盘外,同时宝石(gemstone)可以筛选出来放入宝盒中,循环做很多次,由于金比土重20倍,所以金会最后留在盘中。注意此过程不能将盘平放,否则前面的努力都会白费。
战利品
出口冰川
下一站将会到2个小时车程的Seward看冰川。首先科普一下冰川知识。
在山谷里,冰块堆积成如同河流一样的奇观叫冰川(Glacier)。这些冰川一般认为在冰河时期(258万年前)形成,在常年冰封的两极或高山地区,多年的积雪经重力形成冰川冰沿着斜坡滑动形成冰川。冰川冰跟普通的冰不同,它是受压力下形成。在经过一个冰雪融化季节之后、没有融化的雪就会丢失它原本的晶体特征、这样的雪被称为粒雪,随着时间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们之间的紧密度不断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挤压,紧密地压在一起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变大变硬形成越来越大的冰块,其间的孔隙不断缩小,以致消失,雪层的透明度和亮度逐渐减弱,一些空气也被封闭在里面,这样就形成了冰川冰。冰川前进时会切割山谷两侧的岩石,将它们带往下游非常远的地方。在冰川退缩时,这些巨大的石块就被留在原来冰川的河道上,包括两旁山坡上。冰川流经的山谷会被冰川移动时磨擦至平滑。
冰川携带的岩屑称为冰碛物(Moraine),是由称为冰川 融水 的融冰中沉积下来的岩屑。有些冰碛物含石块和巨砾。冰川的运输能力非常强,可以把几百吨中的巨砾带到几百公里外。所以研究冰川有助于研究远古时代的地质信息。
冰川按地理位置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大陆冰川是最大的一种,这种冰川覆盖着庞大的地面,厚度达3-4千米。地球上有两大冰盖,即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它们占世界冰川总体积的99%。较小的大陆冰盖常被称作冰帽或冰原。山岳冰川是发育在高山上的冰川,在重力作用下运动,范围比大陆冰川小。按地形又分为悬冰川,山谷冰川如Exit glacier,山麓冰川如Matanuska glacier等。
由于温室效应,地球上的冰川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Columbia bay glacier是 阿拉斯加 中撤退(retreat)最快的冰川。直接流入大海的冰川会造成巨型冰山的增多、海平面的上升,低洼地区可能受到威胁。
由图可见Exit glacier的退缩速度也是惊人,现在离2005年的记录已经差了上百米。
在山谷里,冰块堆积成如同河流一样的奇观叫冰川(Glacier)。这些冰川一般认为在冰河时期(258万年前)形成,在常年冰封的两极或高山地区,多年的积雪经重力形成冰川冰沿着斜坡滑动形成冰川。冰川冰跟普通的冰不同,它是受压力下形成。在经过一个冰雪融化季节之后、没有融化的雪就会丢失它原本的晶体特征、这样的雪被称为粒雪,随着时间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们之间的紧密度不断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挤压,紧密地压在一起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变大变硬形成越来越大的冰块,其间的孔隙不断缩小,以致消失,雪层的透明度和亮度逐渐减弱,一些空气也被封闭在里面,这样就形成了冰川冰。冰川前进时会切割山谷两侧的岩石,将它们带往下游非常远的地方。在冰川退缩时,这些巨大的石块就被留在原来冰川的河道上,包括两旁山坡上。冰川流经的山谷会被冰川移动时磨擦至平滑。
冰川携带的岩屑称为冰碛物(Moraine),是由称为冰川 融水 的融冰中沉积下来的岩屑。有些冰碛物含石块和巨砾。冰川的运输能力非常强,可以把几百吨中的巨砾带到几百公里外。所以研究冰川有助于研究远古时代的地质信息。
冰川按地理位置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大陆冰川是最大的一种,这种冰川覆盖着庞大的地面,厚度达3-4千米。地球上有两大冰盖,即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它们占世界冰川总体积的99%。较小的大陆冰盖常被称作冰帽或冰原。山岳冰川是发育在高山上的冰川,在重力作用下运动,范围比大陆冰川小。按地形又分为悬冰川,山谷冰川如Exit glacier,山麓冰川如Matanuska glacier等。
由于温室效应,地球上的冰川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Columbia bay glacier是 阿拉斯加 中撤退(retreat)最快的冰川。直接流入大海的冰川会造成巨型冰山的增多、海平面的上升,低洼地区可能受到威胁。
由图可见Exit glacier的退缩速度也是惊人,现在离2005年的记录已经差了上百米。
Exit Glacier公园有两条hiking路径。简单的一条是Glacier view,可以在Exit glacier的底部观看其全貌,1小时来回。较难的一条叫Harding Icefield Trail,这条路径是沿着山路观看Exit glacier的侧面,我是5点半开始爬的,来回用了不到两小时爬完1/3长约1.4miles。这条路很困难,基本上都是石头路,而且坡度比较大,全程没有风景,要到了Marmot meadows也就是第一个景点才看到冰川。
爬完山就到Seward。Seward是一个只有2700人的港口城市,也是大型邮轮的停泊港。它以William Seward命名,为纪念时任国务卿的他为主持购买 阿拉斯加 所作出的努力。 阿拉斯加 是在1867年以720万美元也就是每英亩两美分的价格从沙俄购入。晚上住Seward的小木屋。
今日主要是坐船出海看动物和冰川。途中看见悬冰川,一般出现在悬崖上。
今日的压轴就是看Aialik Glacier。它属于入海冰川(Tidewater glacier),近距离看冰川还是相当震撼的,尤其是看到冰川崩解(glacier calving),会听到巨响。如果你听到响声再去看冰川的话就已经慢了,因为音速是慢于光速的。所以一定要拿着相机聚精会神地留意哪些冰会往海里掉。很幸运,据船长说,我们看到了这几天最大规模的崩解,大概是几吨冰往下掉,还产生了大浪,相当震撼。
哥伦比亚湾
旅程的第三天从Palmer出发开到Valdez,途经Matanuska冰川。Matanuska冰川属于山麓冰川,全场27英里,每天前进30里面,但由于融雪,所以末端位置变化不大。本来预定了Matanuska冰川的hiking,但由于时间有限就取消了。
马尾瀑布(Horsetail Falls)
三文鱼又称鲑鱼(Salmon),三文鱼在 淡水 中出生,之后移到海水中生长,又会通过太阳和地球磁场的引导洄游到自己出生地的 淡水 环境繁殖。它们一般在繁殖后几周内死去。三文鱼善于游泳,洄游时候,能跳出水面,跳到瀑布的上游。 阿拉斯加 的三文鱼在每年的7月和9月会大规模洄游,灰熊趁着这段时间捕捉三文鱼。最著名的观熊捕鱼的景点在Katmai国家公园,由于只能乘飞机到达,价格比较贵,所以没有计划在内。Valdez有个三文鱼孵化场(Gulch Hatchery)。专门将洄游的三文鱼捕捉起来,然后杀了取其三文鱼卵,然后做孵化。
第四天的形成主要就是在Columbia bay sea中Kayak。Columbia glacier以 哥伦比亚 大学命名,是退缩速度最快的冰川之一。它每天退缩达30米,每年崩解7立方公里的冰。这次行程全程8小时,我们乘船2小时到达 哥伦比亚 冰川,途中见到海狮聚集在浮标上。
船停靠在满是石头的荒山中。
吃完饭后,继续出发,这次我坐前座了
经过了4个多小时的Kayaking,我们坐船回到了Valdez。Valdaz是位于威廉王子湾上的一个4000人的小镇,它是 阿拉斯加 油管的终点, 阿拉斯加 石油就是从这个港口运到 美国 本土。它还是一个重要货运码头,同时商业捕鱼码头。最后它还是一个重要的美军基地。1964的耶稣受难日,在威廉王子湾发生了9.2级地震,为世界第三大地震,Valdez被摧毁,更向西面移动了七公里。所以,Valdez很多地方都竖了告示牌说明海啸发生时的逃跑方向。
迪纳利
离开Valdez,我们驱车前往Copper center。Copper center靠近Wrangell-St. Elias国家公园。Wrangell-St. Elias是 美国 最大的国家公园,面积是 黄石国家公园 的6倍。公园内有 美国 第二高峰St. Elias山,园内还有金矿和铜矿挖掘工场。公园只有两条石子路,所以我就不冒险了。
St. Elias山
St. Elias山
傍晚到达Fairbanks,住的是极光小木屋,但是阴天,所以早早就睡了,因为第二天要早起开车前往Denali国家公园。Denali是北美最高峰,达20310英尺,相当于6190米。园内大多数属于荒野,也是灰熊,麋鹿等的栖息地。公园每年5月到9月开放,园内只有一条90miles的土路,前15miles可以自驾,但后面的都必须乘坐公园bus。我们选择了6小时的Eielson bus,大概单程走62miles。
长得像school bus,司机Sandy也是开了几十年的school bus。
长得像school bus,司机Sandy也是开了几十年的school bus。
终于到达Eielson旅客中心,一路上都是阴天,不过想不到到了终点竟然放晴,虽然还是被云遮住了一下。Denali分为南北峰,南峰比北峰高出150米左右。Denali每年都吸引很多人攀山爱好者来挑战,注册登山者有1100人, 成功 登山的大概有49%,登山路线有西线, 西北 线,南线,90%的人选择西线,稍微简单些。
游完Denali后驱车两小时回到Fairbanks。居然天晴了,抱着一丝希望晚上能看到极光。Fairbanks是著名的极光城,是 阿拉斯加 的第二 大城 市,也是北美最靠近 北极 圈的主要城市。它有极夜和极昼,所以夏天是不可能看到极光的。还有输油管经过,同时有美军基地。Fairbanks还有 阿拉斯加 大学Fairbanks分校,最强的专业当然是气象学。1902年因为淘金而兴起,与Anchorage差6个小时车程。
极光
极光(Aurora, Northern lights)是由来自太阳风的带电粒子,在地球磁场吸引下沿着磁场线集中到南 北极,再与大气中的原子碰撞造成而释放能量从而产生围绕地球磁场光芒形成围绕着磁场的大圆圈。
极光大致呈窗帘状,向东西方向扩展。每个帘幕都与当地磁场线平行,表示极光形状受地球磁场影响。极光时而呈彩虹状,时而呈皇冠状,时而呈彩带状,形态各异。它还是活跃的,不断变化的,有时变化的速度比相机拍摄速度还要快。极光的变化朝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移动,也就是想着东边发展。我看到的彩虹状的极光就是从西往东慢慢地划出一条弧线。
极光的颜色是由大气的热层中的氧和氮原子被激发(吸收带电粒子的热量后从基态变成激发态)而产生。不同的高度会产生不同的颜色。热层高层的臭氧层中氧原子被激发会产生红色(氧原子光谱的较高能级),但由于氧原子浓度较低且人眼对此波长的低敏感度,通常只能在帘幕的顶端部分才能见到。而在较低的高度处,氧原子被激发产生绿色(氧原子光谱的较低能级),由于氧原子浓度较大且人眼对绿光的敏感,使得绿色极光最为常见,是帘幕的主体部分。随着氧分子浓度下降,电离的氮分子成发光的主体,它发出波长为蓝色谱线的光,出现在帘幕低端,较难观测到。
看极光条件:
1. Cloud cover没有云。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上一年在Fairbanks四天都没看到极光就是因为阴天
多云,通过这个网站可以预测几天内情况 http://www.cleardarksky.com/c/FairbanksAKkey.html
2. Darkness天空要足够黑。Fairbanks夏天的 日照 时间还是相当长的,日落时间是9点左右,10点左右
天空似乎黑下来了,但真正黑透了满足看极光条件还是在晚上11点半以后。入冬以后,10点到2点就
即为观测极光的最佳时间。
3. KP Index实时极光强度。尽管我们凌晨1点就出门了,但极光带凌晨2点才抵达Fairbanks。9月初,最
佳观测极光时间为2-4点。下载一个叫Aurora的app可以看到实时极光长度,还可以设置提醒。如果为
了观测极光而来Fairbanks的话,可以根据 http://auroraforecast.gi.alaska.edu/?area=Alaska/ 来订机票
4. 观测位置。我们在Chena的路上,油管,Fox以北都试过,最终停在Fox以北10英里左右,极光出现
在北边,远离Fairbanks,光污染较少,且在比较高的位置。
像彩带一样的极光弧
极光的颜色是由大气的热层中的氧和氮原子被激发(吸收带电粒子的热量后从基态变成激发态)而产生。不同的高度会产生不同的颜色。热层高层的臭氧层中氧原子被激发会产生红色(氧原子光谱的较高能级),但由于氧原子浓度较低且人眼对此波长的低敏感度,通常只能在帘幕的顶端部分才能见到。而在较低的高度处,氧原子被激发产生绿色(氧原子光谱的较低能级),由于氧原子浓度较大且人眼对绿光的敏感,使得绿色极光最为常见,是帘幕的主体部分。随着氧分子浓度下降,电离的氮分子成发光的主体,它发出波长为蓝色谱线的光,出现在帘幕低端,较难观测到。
看极光条件:
1. Cloud cover没有云。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上一年在Fairbanks四天都没看到极光就是因为阴天
多云,通过这个网站可以预测几天内情况 http://www.cleardarksky.com/c/FairbanksAKkey.html
2. Darkness天空要足够黑。Fairbanks夏天的 日照 时间还是相当长的,日落时间是9点左右,10点左右
天空似乎黑下来了,但真正黑透了满足看极光条件还是在晚上11点半以后。入冬以后,10点到2点就
即为观测极光的最佳时间。
3. KP Index实时极光强度。尽管我们凌晨1点就出门了,但极光带凌晨2点才抵达Fairbanks。9月初,最
佳观测极光时间为2-4点。下载一个叫Aurora的app可以看到实时极光长度,还可以设置提醒。如果为
了观测极光而来Fairbanks的话,可以根据 http://auroraforecast.gi.alaska.edu/?area=Alaska/ 来订机票
4. 观测位置。我们在Chena的路上,油管,Fox以北都试过,最终停在Fox以北10英里左右,极光出现
在北边,远离Fairbanks,光污染较少,且在比较高的位置。
像彩带一样的极光弧
像一团烟雾一般的弥散极光
由于上年在Fairbanks停留了4天也看不到极光,所以这次对Fairbanks的天气也不敢抱什么希望,而且Fairbanks的第一 天全 天都是阴天,所以在Fairbanks的第二天也就是最后一天能看到极光,可以说是一个惊喜。
动物篇
Valdez的小兔
海豹
Valdez的黑熊
Danali的灰熊Grizzly
餐饮篇
一定不能错过三文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