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的深处,有一处火山喷发遗留下来的群岛。它的总陆地面积仅为53.3平方公里(约是香港陆地面积的1/22,比纽约麦哈顿岛稍大),由上百座岛屿组成。这里远离大陆,距离最近的陆地地标,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哈特拉斯角(Cape Hatteras,North Carolina),也有约1100公里的距离。由于其周边海域经常会有一些所谓的超自然現象及违反物理定律的事件发生,不少人对这里充满着好奇与恐惧。这便是英属百慕大群岛……

关于百慕大:
说起百慕大,很多人第一联想到的便是恐怖的百慕大三角(又称魔鬼三角)。它位于北大西洋的马尾藻海(Sargasso Sea), 是由英属百慕大群岛、美属波多黎各以及美国佛罗里达州南端所形成的三角形状的海域(近来的一些研究声称百慕大三角是呈梯形形状,范围已扩至墨西哥湾及加勒比海),总面积约为116万平方公里。民间传说,这一海域环境极度异常,经常会发生船只、飞机以及人员神秘失踪事件。这其中以1945年美国海军19号机队事件最为著名。但后来一些列的调查和揭秘资料显示,导致这起事故的原因是飞机起飞前未曾预测到的强风导致航向错误,而后由于相似的地形致使飞行员产生里指南针失灵的错觉,最后因为飞行员长期处于恶劣环境而患上空间迷失(一种飞行中迷失方向感的病症)从而做出了错误决定导致了最终的事故。百慕大三角的失踪事件最早被提及是在1950年,而百慕大三角(Bermuda Triangle)一词却直到1964年才被一篇杂志文章首次使用。实际上,无论是美国海军(United States Navy) 还是美国地名委员会(United States Board onGeographic Names),“百慕大三角”一词从未被承认过。而保险公司也不会对途径该海域的运输货轮征收额外的保险费用。在2013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简称WWF)列出的世界10大危险航运的海域中,百慕大三角海域也并不在其中。根据《全球海洋失事地点》的统计资料表明,百慕大三角船只与飞机失踪的数字比其他繁忙海域都要少。所以说,百慕大三角的诸多传说不过是人们对失踪事件的长期误解和夸大,并不是所谓的超自然现象。回到百慕大群岛本身,人类首次发现百慕大是在1505年。西班牙船长Juan de Bermúdez将这一发现报告给了当时的西班牙帝国(百慕大的名字由此而来)。由于附近海域暗礁密闭,他们并不想冒险登岛。所以西班牙人仅是声称这里像是一处无人居住的岛屿。1511年,西班牙历史学家Pedro Mártir de Anglería在他的著作中提及了百慕大及他的发现者Juan de Bermúdez。同年,西班牙把该岛屿加入航海图。在岛屿发现的初期,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船队把这里用作鲜肉和淡水的补给站。但是由于幽灵和魔鬼的传说,导致人们并不敢在岛上长期居住, 这里也因此而得名魔鬼岛(Isle of Devils)。不过现代人们认为所谓的幽灵和魔鬼不过是百慕大海燕的叫声以及岛屿附近持续的风灾所造成的假象,因为初期到达这里的人们大多是在不理想的季节内到达的。在随后的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虽然多次到访这里,但却从来没有长期居住过。直到1609年,时任英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派遣维吉尼亚州公司(Virginia Company)舰队前往北美救济已在2年前移民的詹姆斯镇(Jamestown)移民点。舰队其他船只在途中遭遇风暴损毁,而旗舰海洋探险号(Sea Venture)则在百慕大群岛海域失事,船上的150名幸存者只好登陆上岸,并在岛上开始了长达10个月的生活。随后英格兰皇室声明拥有百慕大群岛,并于1612年开始了正式的殖民。
如今的百慕大是目前英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海外领地(纽芬兰岛, Newfoundland,于1949年归属加拿大),它的殖民史甚至早于18世纪英国国会颁布的《联合法案》(Acts of Union 1707)。金融业和旅游业是其主要支柱产业,这里是世界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同时也是避税的天堂。2010年统计的人口为64237人,位居世界第205位,但人口密度却是世界第8位(中国大陆的人口密度仅是世界第57位),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是黑人(当年非洲奴隶的后裔)。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GDP)为57.6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65位,但人均GDP却占据世界第5位。很多人都以为百慕大位于加勒比海,但实际上这里跟加勒比海有约2000公里的距离,地理位置上既不属于南美也不属于中北美,而是彻彻底底的北美。很多相关游记/攻略把百慕大归于中北美甚至南美是完全错误的。同样,这里的气候属于副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而非热带气候。百慕大是美国和加拿大著名的度假及蜜月旅行目的地,加上本地高收入水平,来这里旅行的成本并不低。
百慕大位于加勒比海北部约1000英里,从纽约/波士顿飞到百慕大是2小时,而从波士顿坐邮轮到百慕大群岛是1天多-2天,大概800海里(1500公里)。百慕大是对有回美签证免签的。
百慕大行程:
百慕大的景点有很多,包括岩洞、历史文化古迹、海滩和各种水上活动。百慕大最重要的景点之一就是潜水看环绕全岛的沉船(这可能也是百慕大神秘的原因之一吧)下图是最著名的沉船名称,基本都在10米水深以内,而其中最多游客去的莫过于位于西北部的Montana和Constellation。Montana是一艘英国沉船,Constellation是1918年沉没,电影The Deep就是以其为蓝本拍摄的[1]。
由于我们的Cruise停泊在Dockyard,所以我采取的行程是由远到近,方便最后一天上船。由于陆地面积过小,岛上的公路大多都非常狭窄且容量有限,再加上与英国本土一样的车辆靠左行驶,这使得百慕大成为了大西洋上唯一不允许非本地居民驾驶汽车的海岛。换句话说,岛上没有一家汽车租赁公司。自助游客在百慕大旅行,要么选择乘坐公交车;要么选择那些有向导资格的出租车包车浏览;而对于那些有一定探索精神的人们来说,租一辆轻骑摩托车穿梭在岛上的各个角落则是他们的首选。显然对于我来说,轻骑是我的选择。百慕大虽然不允许游客驾驶汽车,但是对于轻骑却没有限制,这也使得后者代替了前者称为了不少游客的选择。一下船,我就在岸边看到oleandercycles[2]的scooter,然后跟着他们到他们店里办好手续,两天费用大概150,跟纽约物价差不多。试骑了几圈后,适应了好久没骑的摩托车和靠左行驶后,就开始了我们2天半的行程。
Day 1 一路向东:
Crystal cave:
我们开着轻骑先开到了百慕大著名景点之一:Crystal and Fantasy caves。两处溶洞基本位于同一位置。Crystal Cave属于地下溶洞,它长约500米,深达62米,其中底部1/3的部分处于水平面以下。而随着海平面的不断提升,现在越来越多的空间开始被水面所覆盖。洞穴被开发成旅游景点要追溯到1907年,而它的发现则源自1905年2名12岁男孩寻找一个丢失的板球的经历。同样,距离Crystal Cave很近的另一处溶洞Fantasy Cave也在同一时期被人们发现并开发成景点。但不同的是,后者在上世纪40年被洞穴所有者所关闭,直到2001年才重新对外开放。也许正是这个原因,现在Crystal Cave的名声要远远大于Fantasy Cave。很多人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前者,而放弃后者。当然正如Crystal Cave的名字一样,它内部水晶般清澈的地下暗河的确非常吸引人,规模也很大,但Fantasy Cave的溶洞长得更有个性。我们这一次刚好是遇上了溶洞被发现100周年!
Crystal cave里面很宏大
这图的钟乳石看似在水上,事实上是全淹没在水里,所以可以看出水是多么清澈啊
水很清澈,记住不要摸钟乳石哦,否则会触犯当地法律
相比于Crystal cave,Fantasy cave规模更小,但别有一番风味,钟乳石上下两个是一对的并且对准的,经过几万年后,他们会最终连在一起。
St. George:
完成了Caves,我们开到达岛东侧的世界文化遗产城镇---St. George(圣乔治镇)。这是目前英国3处海外世界遗产当中唯一可以用常规方式抵达的一处遗产(另外两处PitcairnIslands和Saint Helena分别位于南大西洋和太平洋,都是无人居住的海上小岛,无法用常规方式接近)。圣乔治镇原是百慕大的首府,后来由于汉密尔顿城的位置靠近整个岛屿的中心,加上那里的港口保护的更好,1815年汉密尔顿城取代圣乔治镇成为百慕大新的首府。圣乔治镇是当年英国人在岛上的第一处永久定居点,经常被人们描述为是英国在美洲第三处成功定居的地方,前两处分别是目前属于加拿大的纽芬兰岛圣约翰斯(St. John's,Newfoundland)和美国维吉尼亚州的詹姆斯镇(Jamestown, Virginia)。但实际上,不管是圣约翰斯还是詹姆斯镇,英国人在1619年以前都没有在这两处地方有过永久定居的居民。所以说,从1612开始就有英国人定居的圣乔治镇实际上是英国在新大陆移民史上最古老的城镇,当时的人们把这里称为"新伦敦"(New London)。圣乔治镇的发展与北美大陆的殖民史联系紧密,上万名的百慕大居民移民美国,为美国的经济商业和人口发展都带来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现在的圣乔治镇仍保留着大批历史建筑,2000年世界教科文组织将这里及周边的城防工事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汉密尔顿城略显吵杂的环境不同,圣乔治镇内的生活气息非常浓郁,世那种很典型的欧美古镇风格。虽然太阳有点猛,但是这里给人的感觉是很温馨,有点似我小时候住的红卫岗。
五颜六色的房子


完成了Caves,我们开到达岛东侧的世界文化遗产城镇---St. George(圣乔治镇)。这是目前英国3处海外世界遗产当中唯一可以用常规方式抵达的一处遗产(另外两处PitcairnIslands和Saint Helena分别位于南大西洋和太平洋,都是无人居住的海上小岛,无法用常规方式接近)。圣乔治镇原是百慕大的首府,后来由于汉密尔顿城的位置靠近整个岛屿的中心,加上那里的港口保护的更好,1815年汉密尔顿城取代圣乔治镇成为百慕大新的首府。圣乔治镇是当年英国人在岛上的第一处永久定居点,经常被人们描述为是英国在美洲第三处成功定居的地方,前两处分别是目前属于加拿大的纽芬兰岛圣约翰斯(St. John's,Newfoundland)和美国维吉尼亚州的詹姆斯镇(Jamestown, Virginia)。但实际上,不管是圣约翰斯还是詹姆斯镇,英国人在1619年以前都没有在这两处地方有过永久定居的居民。所以说,从1612开始就有英国人定居的圣乔治镇实际上是英国在新大陆移民史上最古老的城镇,当时的人们把这里称为"新伦敦"(New London)。圣乔治镇的发展与北美大陆的殖民史联系紧密,上万名的百慕大居民移民美国,为美国的经济商业和人口发展都带来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现在的圣乔治镇仍保留着大批历史建筑,2000年世界教科文组织将这里及周边的城防工事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汉密尔顿城略显吵杂的环境不同,圣乔治镇内的生活气息非常浓郁,世那种很典型的欧美古镇风格。虽然太阳有点猛,但是这里给人的感觉是很温馨,有点似我小时候住的红卫岗。
五颜六色的房子
窄窄的小巷
建于1612年的圣皮特教堂(St. Peter'sChurch)
Unfinished Church,这座完工的教堂建设的初衷曾是为了能取代圣皮特教堂。它始建于1874年,后来由于财政问题和英国圣公会内部的一次分裂,导致教堂的建设终止。
跟我爸骑的摩托车一样
Tobacco bay:
今天的最后一站是浮潜,这个沙滩人很少,而且浪不大岩石很多,果然适合浮潜。
Day 2 阳光与海滩:
Gibbs' Hill Lighthouse:
百慕大目前有两座灯塔,GibbsHill Lighthouse灯塔是当中较高的一个。虽然它的绝对高度在灯塔里并不算高,但是其位于山上的地理位置仍然使它成为了百慕大的最高点,海拔108米,飞行员从100英里(160公里)以外就能看到它所发出的亮光。灯塔建于19世纪40年代,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由铸铁建造的灯塔,因为当时的技术还不能使钢铁产生弯曲。虽然人们需要通过塔内185阶狭窄的旋转楼梯才能爬上塔顶,但是能亲眼俯瞰百慕大群岛全景的诱惑也是巨大的。站在塔顶的瞭望台上,你可以享受到与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在1953年登塔所看到的同样的美景。

这里看到Dockyard和Hamilton,还依稀看到我们的邮轮
转半圈,是百慕大南部风景,应该是看到许多沙滩,但是可惜遮住了

百慕大目前有两座灯塔,GibbsHill Lighthouse灯塔是当中较高的一个。虽然它的绝对高度在灯塔里并不算高,但是其位于山上的地理位置仍然使它成为了百慕大的最高点,海拔108米,飞行员从100英里(160公里)以外就能看到它所发出的亮光。灯塔建于19世纪40年代,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由铸铁建造的灯塔,因为当时的技术还不能使钢铁产生弯曲。虽然人们需要通过塔内185阶狭窄的旋转楼梯才能爬上塔顶,但是能亲眼俯瞰百慕大群岛全景的诱惑也是巨大的。站在塔顶的瞭望台上,你可以享受到与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在1953年登塔所看到的同样的美景。

这里看到Dockyard和Hamilton,还依稀看到我们的邮轮
转半圈,是百慕大南部风景,应该是看到许多沙滩,但是可惜遮住了

这里看到Dockyard和Hamilton,还依稀看到我们的邮轮
转半圈,是百慕大南部风景,应该是看到许多沙滩,但是可惜遮住了
Hamilton:
离开灯塔后,我们先到Hamilton看看城里面的景色。汉密尔顿城并不是最早百慕大的首府。它作为一个英国殖民城市的历史要追溯到1790年,当时的百慕大政府在这里拨出了145英亩(59公顷)用地准备用于今后的发展,用地提案于1793年被议会法案正式通过。随后,汉密尔顿镇凭借着其自身的地理优势于1815年正式取代圣乔治镇成为了百慕大群岛新的首府。它的名字源自当时的百慕大总督(1786-1793),亨利·汉密尔顿爵士(Sir Henry Hamilton),1897年汉密尔顿镇正式升格为汉密尔顿城。今天的汉密尔顿城是百慕大行政、金融、商业的中心,同时这里的汉密尔顿港(Hamilton Harbour)也是目前百慕大的主要港口。虽然2010年的人口统计调查显示这里居民只有1800人,是世界上居住人口数量最小的首府城市之一。但每天却有13340人在此工作,这个数字占据了百慕大总人口的相当比例。汉密尔顿城曾经维持过相当一段长时间的建筑高度限制,规定说明城内的任何建筑都不能阻碍到百慕大大教堂(Bermuda Cathedral,又称The Cathedra of the Most Holy Trinity)。该项限制直到进入21世纪后才有所放松,所以现在在城内也可以看到一些高层建筑。这里可能是百慕大内唯一能够感受到城市氛围的地方,各种类型的公司、商店、餐馆等等,一座城市该有的东西这里几乎都有。来之前曾在网上和旅行指南上看到说,因为百慕大是避税港,所以不少东西会比英国便宜。但通过我的简单观察,除非你是打算购买一些奢侈品(比如手表或者珠宝),常规物品在这里的价格还是比不过美国本土。
Hamilton的Front street
百慕大大教堂(Bermuda Cathedral,又称TheCathedra of the Most Holy Trinity),这里是英国圣公会在百慕大的主教教堂。
Hamilton City Hall & Arts Centre,百慕大艺术协会经常会在这里举办各种展览
Sessions House (Parliament Building),百慕大下议院所在地。百慕大的议会是世界第三古老的议会,仅次于冰岛和英格兰
跟广东一样的“骑楼”
据说这里是百慕大汉密尔顿城的一个标志性拍摄位置,每到高峰时间,交警站在岗亭上指挥交通的场面成为了记录这里的经典。
英国人的经典穿着
Beaches:
看完了Hamilton,接下来就是从东往西游览各个沙滩了。最受欢迎的Elbow Beach。这是一片长1.5公里的粉红色沙滩,沙滩旁私人房屋和奢华度假村点缀其间。说起百慕大粉红色沙滩的形成原因,则主要与岛屿四周丰富的珊瑚环境以及海底微生物有关。海边的细沙大多海底富有矿物质的海洋无脊椎生物的贝壳及骨骼碎片。而细沙中的粉红色则主要与一种称为“有孔虫”类的生物有关。由于百慕大周边丰富的珊瑚环境,这里的有孔虫类大多呈现红色,且数量很大。在它们死后,红色的外壳和骨架连同海洋中其他构成细沙的物质一同被海水冲到岸上,这便形成了人们眼中的粉红色沙滩。Elbow Beach是一个私人沙滩,属于Elbow Beach Hotel(岛上最贵的酒店之一)供客人使用。

这里的沙滩大多都分布在岛屿的南岸,而北岸则以岩石为主。下一个是Astwood Park,据说这个park内的沙滩很受独行游客和夫妻的喜爱,很多人也会选择这里结婚和拍摄婚纱照,因为它不会像百慕大其他沙滩那样拥挤。这里的沙滩很小,呈海湾形状置于大片岩石之下,并不容易被人所发现。Astwood Cove沙滩。这片被岩石所包围着的海湾沙滩位置相对来说有些隐秘,这里没有人工修葺的栈道让你可以轻松的从高处的岩壁的上方走到沙滩与海水旁,一切都是自然的。
下一站是Warwick Long Bay。这也是一片有相当长度的沙滩,分别有东西两个停车区域方便人们走下沙滩。相对于绝大多数游客所选择的Warwick LongBay西侧来说,沙滩的东侧是更加让人着迷。与Astwood的沙滩类似,Warwick Long Bay东侧的沙滩由于进入的道路并不明显,且最后需要手脚并用才能下到沙滩上,所以游人很少。与Astwood那里小海湾不同,Warwick Long Bay这边视野非常开阔,景色也非常大气。可以说,如果你在百慕大想找一块没人且舒服的海滩好好的放松一下自己,Warwick Long Bay的东侧是很好的选择。在Warwick Long Bay西端的一旁,还有一处被岩石所半包围着的小海湾,称作Jobson's Cove。与在其他沙滩旁所听到的层层海浪声不同,这里的海水非常宁静。
继续向西,下面一个沙滩是Stonehole Bay。这里沙滩的面积不大,但却有一种被海水包围着的感觉。与其“一墙之隔”的沙滩是Chaplin Bay。这同样是一块让我非常有感觉的沙滩。图中左面是Stonehole Bay,右面就是Chaplin Bay。
这里的沙滩大多都分布在岛屿的南岸,而北岸则以岩石为主。下一个是Astwood Park,据说这个park内的沙滩很受独行游客和夫妻的喜爱,很多人也会选择这里结婚和拍摄婚纱照,因为它不会像百慕大其他沙滩那样拥挤。这里的沙滩很小,呈海湾形状置于大片岩石之下,并不容易被人所发现。Astwood Cove沙滩。这片被岩石所包围着的海湾沙滩位置相对来说有些隐秘,这里没有人工修葺的栈道让你可以轻松的从高处的岩壁的上方走到沙滩与海水旁,一切都是自然的。
下一站是Warwick Long Bay。这也是一片有相当长度的沙滩,分别有东西两个停车区域方便人们走下沙滩。相对于绝大多数游客所选择的Warwick LongBay西侧来说,沙滩的东侧是更加让人着迷。与Astwood的沙滩类似,Warwick Long Bay东侧的沙滩由于进入的道路并不明显,且最后需要手脚并用才能下到沙滩上,所以游人很少。与Astwood那里小海湾不同,Warwick Long Bay这边视野非常开阔,景色也非常大气。可以说,如果你在百慕大想找一块没人且舒服的海滩好好的放松一下自己,Warwick Long Bay的东侧是很好的选择。在Warwick Long Bay西端的一旁,还有一处被岩石所半包围着的小海湾,称作Jobson's Cove。与在其他沙滩旁所听到的层层海浪声不同,这里的海水非常宁静。
继续向西,下面一个沙滩是Stonehole Bay。这里沙滩的面积不大,但却有一种被海水包围着的感觉。与其“一墙之隔”的沙滩是Chaplin Bay。这同样是一块让我非常有感觉的沙滩。图中左面是Stonehole Bay,右面就是Chaplin Bay。
最后我们来到了我们要浮潜的沙滩Church Bay,这里浪比Tobacco bay大很多,不过鱼也是不少
Day 3 留守西部:
Somerset:
我们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是Somerset island。如果不注意,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百慕大这个“主岛”是由单一岛屿构成的。但实际上这个所谓的“主岛”却是由多个小岛所组成的,岛与岛之间用桥连接。由于彼此的距离非常近,桥梁的长度大多也非常短,所以不少人才会忽视了这点。
Somerset Island的最南端有一座很小的桥梁,它连接着Somerset Island与百慕大的主要陆地与城镇。这座桥叫做SomersetBridge,是17世纪在百慕大修建的前3座桥梁之一,同时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开合桥(类似于著名的伦敦塔桥,桥面可以从中间分开),其打开后的宽度仅够一条单桅的小型帆船通过。
Somerset Island的最南端有一座很小的桥梁,它连接着Somerset Island与百慕大的主要陆地与城镇。这座桥叫做SomersetBridge,是17世纪在百慕大修建的前3座桥梁之一,同时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开合桥(类似于著名的伦敦塔桥,桥面可以从中间分开),其打开后的宽度仅够一条单桅的小型帆船通过。
百慕大唯一的水上小屋,本来在这里住一晚,但是这里要到2015才装修完毕
岸边的座椅与宝石般清澈的海水以及远处置于水面以上的高脚屋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Glass Beach:
Glass beach很难找,因为没有路标,而后来发现进入Glass beach的小路也写着no entry,幸亏,遇上一个当地居民带着我们一起找,而无意中也路过了Black bay。
最后终于来到Glass beach,何为玻璃沙滩?就是在海水中被弃置玻璃瓶、玻璃碎,玻璃经过海水多年的冲刷,碎玻璃变的光滑了,不尖锐了。
踩在上面也不觉得扎脚
The Royal Dockyard:
这里从美国独立直到冷战时期以一直是英国皇家海军在西大西洋的一个主要基地。百慕大在欧洲与美洲新大陆之间一直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早在16世纪英国人开始在百慕大殖民以前,法国的私掠船(一种获得国家授权可以拥有武装的民用船只,用来攻击敌国的商船或者军舰,实质上就是有国家支持的海盗船)就将百慕大作为一个平台用来对抗西班牙的大型帆船。尽管如此,英国在初期并没有把百慕大作为一个主要的海军基地直到美国独立并开始威胁到英国在西大西洋的恶霸主地位。在美国独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受到了两方面的威胁。一方面威胁来自法国,拿破仑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与英国开始竞争。英国皇家海军在欧洲大陆受到了强大的压力,无法抽身再去对付私掠船。另一方面,英国的成功殖民使得美国的资源优势一直推动并支撑着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到1776年,英国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商用舰队是由美国人的船只组成的。然而在随后的英法战争中,美国利用自己的中立地位拒绝为战争提供支持的做法激怒了英国,而英国海军军部也对美国商人和军舰时常调走本已非常短缺的人力资源而感到恼怒。与此同时,美国开始逐渐展露出想要打破英国海上霸主的兴趣。于是,为了反击法国私掠船在美洲的威胁,英国皇家海军开始在百慕大修建造战舰。虽然修建的最初目的是用来对付私掠船,但后来这里建造的大量船只利用其速度和操控特的优势,最后主要用在了逃避敌人和运送重要货物和信息的用途上。初期,皇家海军计划将基地在岛屿的西端,这片地区在早先的时候已经被买下。然而由于当时并不清楚海底受否有允许大型船只通过的航道,不得已只有把海军设施安排在了当时的百慕大首府圣乔治镇,也就是整个群岛的东侧。然而当岛屿西侧航道确定后,皇家海军迅速决定将海军的所有设施都重新安排回岛屿的西侧。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1812年到1815年)结束后,英国皇家海军开始加强其在百慕大的船坞建造。同时,英国陆军也开始在早上修建防御措施。英国政府此时更多的是将百慕大看作是一个军事基地而非殖民地。在百慕大修建船坞的一个主要难题是当地石灰石砂岩的孔隙度。这个问题直到1869年才由一个浮动船坞的方案所解决。到了19世纪末期,百慕大劳动力人口仍然稀缺。军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始从西印度群岛(今天的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区)引进劳动力,这一波移民潮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一直没有中断过。一战期间,百慕大的船坞和舰队启到了保护盟军商船在大西洋上安全的作用。相似的作用在二战期间也得到了体现。而皇家海军船坞修建的船只同样也参与了1982年的马岛战争。随着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加入盟军阵营,百慕大海军基地的重要性在英国海军军部中被迅速消弱。根据1955年华沙条约,美国在百慕大的军事基地可以用来保护针对百慕大的潜在威胁。于是在1958年,英国皇家海军关闭了其在百慕大船坞的绝大多数设施。其最后的设施也于1995年同加拿大和美国海军在岛上其他一些军事设施所一同关闭。
今天的皇家海军船坞已经成为百慕大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这里有两个邮轮码头,我们停的是Heritage wharf。这里周边地区非常热闹,出租车/大巴车/Ferry一辆接一辆的将船上的游客送往岛上的其他景点。周边设施齐全,有沙滩,博物馆,购物商场,水上活动等等。
Dockyard全岛风景
这里从美国独立直到冷战时期以一直是英国皇家海军在西大西洋的一个主要基地。百慕大在欧洲与美洲新大陆之间一直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早在16世纪英国人开始在百慕大殖民以前,法国的私掠船(一种获得国家授权可以拥有武装的民用船只,用来攻击敌国的商船或者军舰,实质上就是有国家支持的海盗船)就将百慕大作为一个平台用来对抗西班牙的大型帆船。尽管如此,英国在初期并没有把百慕大作为一个主要的海军基地直到美国独立并开始威胁到英国在西大西洋的恶霸主地位。在美国独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受到了两方面的威胁。一方面威胁来自法国,拿破仑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与英国开始竞争。英国皇家海军在欧洲大陆受到了强大的压力,无法抽身再去对付私掠船。另一方面,英国的成功殖民使得美国的资源优势一直推动并支撑着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到1776年,英国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商用舰队是由美国人的船只组成的。然而在随后的英法战争中,美国利用自己的中立地位拒绝为战争提供支持的做法激怒了英国,而英国海军军部也对美国商人和军舰时常调走本已非常短缺的人力资源而感到恼怒。与此同时,美国开始逐渐展露出想要打破英国海上霸主的兴趣。于是,为了反击法国私掠船在美洲的威胁,英国皇家海军开始在百慕大修建造战舰。虽然修建的最初目的是用来对付私掠船,但后来这里建造的大量船只利用其速度和操控特的优势,最后主要用在了逃避敌人和运送重要货物和信息的用途上。初期,皇家海军计划将基地在岛屿的西端,这片地区在早先的时候已经被买下。然而由于当时并不清楚海底受否有允许大型船只通过的航道,不得已只有把海军设施安排在了当时的百慕大首府圣乔治镇,也就是整个群岛的东侧。然而当岛屿西侧航道确定后,皇家海军迅速决定将海军的所有设施都重新安排回岛屿的西侧。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1812年到1815年)结束后,英国皇家海军开始加强其在百慕大的船坞建造。同时,英国陆军也开始在早上修建防御措施。英国政府此时更多的是将百慕大看作是一个军事基地而非殖民地。在百慕大修建船坞的一个主要难题是当地石灰石砂岩的孔隙度。这个问题直到1869年才由一个浮动船坞的方案所解决。到了19世纪末期,百慕大劳动力人口仍然稀缺。军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始从西印度群岛(今天的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区)引进劳动力,这一波移民潮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一直没有中断过。一战期间,百慕大的船坞和舰队启到了保护盟军商船在大西洋上安全的作用。相似的作用在二战期间也得到了体现。而皇家海军船坞修建的船只同样也参与了1982年的马岛战争。随着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加入盟军阵营,百慕大海军基地的重要性在英国海军军部中被迅速消弱。根据1955年华沙条约,美国在百慕大的军事基地可以用来保护针对百慕大的潜在威胁。于是在1958年,英国皇家海军关闭了其在百慕大船坞的绝大多数设施。其最后的设施也于1995年同加拿大和美国海军在岛上其他一些军事设施所一同关闭。
今天的皇家海军船坞已经成为百慕大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这里有两个邮轮码头,我们停的是Heritage wharf。这里周边地区非常热闹,出租车/大巴车/Ferry一辆接一辆的将船上的游客送往岛上的其他景点。周边设施齐全,有沙滩,博物馆,购物商场,水上活动等等。
今天的皇家海军船坞已经成为百慕大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这里有两个邮轮码头,我们停的是Heritage wharf。这里周边地区非常热闹,出租车/大巴车/Ferry一辆接一辆的将船上的游客送往岛上的其他景点。周边设施齐全,有沙滩,博物馆,购物商场,水上活动等等。
价钱颇贵
水上活动有快艇,parasailing等
Bermuda Maritime Museum
博物馆内通往百慕大监狱(Casemate Barracks/Prison Bermuda)遗迹的小路
这是在博物馆里面叫Dolphin Quest的地方,游客可以到水里跟海豚玩,不过价格就较贵了
Snorkel beach,这沙滩是人造的,也是岛上极少数的收费的公共沙滩,客源主要是邮轮的游客
Clocktower shopping mall
百慕大手记:
百慕大虽然黑人为主,但是这里的黑人都非常nice,有几次我们停在路边看地图,他们在路上停下车问我们去哪里,还给我们热情指路。
浮潜花絮:
Sea rod (Plexaura homomalla) 叫柳珊瑚。柳珊瑚靠它们的羽状触须捕食。细小纷杂的触须顺着海里水流的方向生长,这样它们可以捉到海水流动时带来的小海洋动物和植物。它还会产生一种叫prostaglandin化学物质,防止肉食性鱼类靠近。Brain Coral,中文叫脑珊瑚。脑珊瑚呈圆形,表面有深深的凹槽,看上去就像人的大脑。这类珊瑚由一排排的珊瑚虫的触手整齐地排列在珊瑚虫的两侧,口长在底部,形如凹槽。珊瑚的圆形构造有助于它们承受海浪的冲击。白天时候,它们用触须保护,不让鱼类靠近。在夜晚会伸展出触须蛰刺临近的珊瑚,所以浮潜时要与其保持距离。
这次浮潜中见得最多的鱼Diplodus argenteus,特点是鱼体银色,体高,尾柄部具一大黑斑,长度是20-30厘米。
这种是Sergeant major,中文名叫七带豆娘鱼,它的特点是有7条深色横带。本鱼栖息于沿岸较浅的岩礁区,属杂食性,以动物性浮游生物和藻类为食。
Blue Angel Fish,叫刺蝶鱼,活跃在百慕大群岛、巴哈马群岛、墨西哥湾等。特点是成鱼胸鳍基部蓝色, 具有一个分开两者颜色的宽的黄色条纹, 尾鳍、腹鳍淡黄色,长度不超过45厘米。它栖息于岩礁或珊瑚礁。
Blue parrotfish,中文叫蓝鹦嘴鱼,特点是全身均为蓝色,头部略带微黄,长度是30-75厘米,最长可达1.2米,分布于大西洋区。
Barracuda,中文叫梭鱼,特点是身体属长圆柱形,嘴巴尖,下巴阔大,头如梭,长有突出的犬牙状牙齿。据说个性凶狠且具侵袭性,还好当天没有攻击我们。。。
Cruise:
我们选择的是NCL Dawn,从boston出发。这船的数据是
吨位:92250吨
长度:294米
宽度:32米
航行速度:25节 (46.3公里/小时)
最大载客量:2224(以标准二人一仓计算)
船员:1033人
楼层:14层
设施:11个酒吧、2个游泳池,6个热水池
我们是6月27日中午12点多到达,登船用了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去Venetian吃了个午饭,4点船准时起航。船上娱乐设施主要分布在6、7、13和14层。我们住在5楼中间所以到这些地方都非常方便。6楼包括Venitian,Aqua,Stardust Theater,赌场,7楼是Spinnaker Lounge,Guest service,Gift shops,photo gallery,12楼是Garden Cafe和泳池,13楼是篮球场,哥尔夫球场,游戏中心,Bimini Grill。
因为我是吃货,所以对免费餐馆比较在意,Dawn的免费餐馆包括Aqua(仅限晚餐),Venetian,Garden Cafe(自助餐),Bimini Grill(汉堡、薯条),Sprinkles ice cream bar(专供雪糕)Blue Lagoon(24小时,不过我没有去过)。收费餐馆就有更多了,不过我都没有去,因为比如Aqua每晚都会更换菜单,所以到下船的时候都没有试完所有菜式,怎么有时间去收费餐馆呢?当然收费餐馆也不是很贵,大概15-25每人。我觉得Dawn做得最好就是食物方面。
而船上活动方面也是多姿多彩,每晚都会有专人把第二天的活动以宣传单的方式告知你。我去的最多就是Stardust Theater,每晚轮着有歌舞、魔术、小品等表演。
Aqua
Stardust Theater
巨型国际象棋
泳池全景
海上日落
海上日出
总结:
总结这次行程,真的很开心,经历了很多第一次,还可以享受到大海的自由和阳光的洗浴,更重要的是不再是一个人的旅途。References:
[1] http://bermudascuba.com/dive-sites
[2] http://www.oleandercycles.bm/